口腔扁平苔藓是啥?有癌变风险吗?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它一般不具有传染性,然而其长期存在可能引发一系列口腔不适,甚至具有一定的恶变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扁平苔藓的症状、病因、治疗方法及日常注意事项。
(一)口腔病损
口腔扁平苔藓的主要症状包括局部粗糙、麻木、有牵扯感,受到刺激或遇热辣食物时疼痛,严重者会有自发性疼痛。
口腔表现为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线状、网纹状、树枝状、斑块状病损。这些病损多为左右对称,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其中颊部最为常见。病损区黏膜可能正常(非糜烂型),也可能出现充血、糜烂、溃疡、萎缩和水泡等(糜烂型)。

网状型口腔扁平苔藓

斑块状口腔扁平苔藓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糜烂型扁平苔藓癌变
(二)皮肤、指甲表现
约30%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会同时出现皮肤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屈侧(如踝部、腕部)出现紫红色、形态不规则、多角形的丘疹,表面有鳞屑或脱屑,并带有蜡样光泽。部分患者的指甲还会出现甲体变薄、凹陷乃至脱落的情况。

皮肤扁平苔藓表现

扁平苔藓指甲病变
目前,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
免疫因素:
口腔扁平苔藓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细胞介导的局部免疫应答紊乱有关。

精神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内分泌因素:
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感染因素:
病损内可能存在病毒或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

微循环障碍: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微血管形态改变明显,微循环障碍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也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有关。

去除刺激因素:
戒烟戒槟榔,去除牙石,治疗龋病等牙齿缺损,拔除残根冠和智齿,修复缺失牙,必要时换掉银汞充填体,保持口腔卫生。
药物治疗:
全身和局部用药可有效控制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情,但需专科医生进行系统评估并制定用药方案。
激光治疗:
对于伴有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症状的患者,激光治疗可以加速黏膜修复,改善不适症状,还能有效消除白色网纹和斑块。
心理治疗: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压力情况,帮助调整心理状态,部分患者甚至可以通过心理调节痊愈。

中医治疗:
中医药物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对疾病恢复有一定帮助。

饮食调节:
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干硬、过热、过酸、过咸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清洁: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生活习惯:
改善工作、居住环境,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口腔扁平苔藓虽然症状多样,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本文的科普能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一疾病,及时就医,科学管理。如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就医,遵从专业医师的指导。


中山市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简介

2024年口腔黏膜病科荣获广东省“十四五”重点专科,是全市口腔科中唯一入选科室。
口腔黏膜病科专注于各类口腔黏膜疾病的系统诊治,包括口腔溃疡性疾病、口腔白斑病、口腔黏膜特殊感染、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灼口综合征、唇舌疾病等,诊疗水平走在全市前列。口腔黏膜病科拥有一支高水平医护队伍,医生团队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人,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
口腔黏膜病科用口腔全科思维、全身调理的理念,用“关爱加服务,诊疗加指导”的方法维护口腔黏膜健康,以期达到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的目标。科室擅长对各类口腔黏膜疾病进行专病专治,采用局部联合全身的药物治疗、手术、微波、激光等特色治疗,引进先进的铒-钕双波长激光治疗技术,成功应用于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至今累计已开展300余例。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