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里的“顽固分子”——牙菌斑
我们每天都认真刷牙是不是就能清除口腔里的细菌?并不是!刷牙去除了口腔里的食物残渣和软垢但大量看不见的牙菌斑依然留在了牙面那么,到底什么是牙菌斑呢?
一、什么是牙菌斑?
牙菌斑是粘附于牙齿表面的细菌性软垢,其附着于牙齿的部分极为轻薄,肉眼难以察觉,只有借助口含菌斑显示液才能观测到其分布情况。若长期附着于牙面,会腐蚀牙齿,致使牙齿脱矿、龋坏。倘若牙菌斑长期未被清除,在唾液的钙化作用下会形成牙结石,进而引发牙龈炎、牙周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牙齿松动。
二、牙菌斑是怎样形成的?
牙菌斑处于持续生成的状态,在进行刷牙等口腔清洁后的12小时内,牙菌斑就会恢复至刷牙前的水平。
牙菌斑集群的构建一般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获得性薄膜形成唾液中的营养物质附着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膜样物质,构成一片肥沃的“土壤”。
第二个阶段:细菌附着阶段这片肥沃的“土壤”形成后,会吸引更多细菌前来定居,并为其提供养分。
第三个阶段:菌斑成熟阶段若无人为破坏,细菌在获得性膜上生长、发育、繁殖,牙菌斑即趋于成熟。
三、牙菌斑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1、引发龋齿
牙菌斑分解唾液中的糖分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会持续腐蚀牙齿的硬组织,导致牙齿脱矿,逐渐形成龋洞。龋齿不仅引发疼痛,还会影响咀嚼功能与美观。
2、诱发牙周病
长期存在的牙菌斑产生的毒素及其他有害成分会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若情况持续恶化则会发展为牙周病。牙周病会致使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还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3、导致口臭
牙菌斑分解食物残渣时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等难闻气体,是造成口腔异味的主要原因之一。
4、侵入邻近组织或器官
研究表明,牙菌斑是幽门螺杆菌的贮存库。幽门螺杆菌能够从口腔进入胃部并大量繁殖,从而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此外,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中含有大量厌氧菌,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被吸入下呼吸道,进而诱发肺炎。
四、如何预防牙菌斑?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及时漱口。
2、善用辅助清洁工具
使用牙线、牙间隙刷等,并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水,能杀灭口腔内的细菌,减少牙菌斑形成。但需注意,漱口水不能取代刷牙和使用牙线。
3、合理安排饮食
减少高糖、高淀粉类食物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纤维有助于清洁牙齿表面,减少牙菌斑的附着。
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洁牙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定期接受专业的洁牙治疗,彻底清除牙齿表面及牙缝间的牙菌斑和牙结石。
对抗牙菌斑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采取正确的口腔护理措施。通过全面清洁口腔、合理膳食、定期口腔检查及洁牙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牙菌斑的形成,维护口腔健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