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口腔科普

孕期牙周健康,宝宝成长无忧

发布时间:2024-07-15 08:51:18 本文来源: 牙周病科

许多女性在孕期都会遇到牙龈问题,如牙龈肿胀、刷牙时出血增多,甚至分娩后牙缝变大。这些现象往往预示着牙周疾病的潜在风险。


一、妊娠与牙周疾病

妊娠本身并非牙周疾病的直接诱因。但研究指出,牙龈作为女性激素的敏感组织,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动会使牙龈对菌斑、牙石等刺激物的反应更为敏感,进而可能加剧孕前已存在的牙龈炎症,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

364762190790580ae59d4774cab71f6b.png


二、妊娠期牙周疾病的表现

妊娠期常见的牙周疾病包括妊娠期龈炎、牙周炎和妊娠期龈瘤等。它们常表现为牙龈充血肿胀、肥大增生,且极易在轻微触碰下出血。若妊娠期龈瘤体积较大,还可能影响进食,甚至导致牙齿移位,给孕妇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340c3ad9bef2683f5c27991cae43310.png

▲妊娠期龈瘤(孕瘤)


三、牙周疾病与胎儿健康

fc42da7c8357c0828a93186366264538.png

患有牙周疾病的孕妇需要格外警惕,因为这类疾病可能对胎儿的健康构成威胁。研究显示,重度牙周炎的孕妇生育低体重儿和早产的风险较高,其生育低体重儿的可能性是正常孕妇的7.5倍。为确保胎儿的健康,孕妇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孕前口腔检查

计划怀孕的育龄女性应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解决潜在的口腔问题。

2.正确的口腔护理

尽管刷牙时可能出血,但孕妇不应因此放弃刷牙。建议每日至少刷牙两次,采用巴氏刷牙法,并配合使用牙线、牙缝刷或冲牙器彻底清洁牙缝。

3.孕期口腔检查

若孕前未进行口腔检查,孕期的第4-6个月是治疗牙周疾病的最佳时机。若出现牙龈出血、牙龈增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健康饮食习惯

远离烟草和酒精,减少糖分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促进口腔健康。

5.坐月子期间的口腔护理

宝妈每天坚持刷牙,使用牙线;饮食清淡、易消化,多摄入维生素C和钙质。婴儿喂奶后喝水或用湿纱块轻轻擦拭牙床和口腔黏膜,清除口腔残留。


关注口腔健康,从自己和宝宝做起!

3e2f54767478c444a170379d62387642.png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