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引领 >> 党建工作

党建领航聚合力,学术聚力促发展——中山市口腔医院成功举办国家/省级牙周病学专业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28 09:23:06 本文来源: 中山市口腔医院办公室

香山叠彩,岐水流芳。2025年6月19日至21日,一场集红色教育、学术策源、技术赋能于一体的国家及省级牙周病学专业系列活动在中山市隆重举行。本次系列活动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山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和中山市口腔医院精心组织,涵盖了“党建共建”“学术年会”“国家级继教培训”三大板块,以“党建引领业务,学术促进发展”为核心理念,成功打造了一个多维度、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为推动广东省牙周健康事业迈向新高地注入了磅礴动力。


篇章一:红色寻根·党建引领聚合力

共建促发展,牙周护健康——活动的序幕,在一场意义深远的主题党建活动中拉开。6月19日,中山市口腔医院第五党支部与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的党员专家们,共同前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革命教育基地,汲取奋进力量。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赵川江教授、副主任委员申玉芹教授、房付春教授,以及我院党总支委员李建平、第五党支部书记黄容裕、委员陈志贤等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4633530f33810de6ae27eb809d517c42.jpg

7b588f0bcadeb6fe162de1374cf46516.png

通过现场学习交流,大家深切体会到,守护群众口腔健康作为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正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 此次党建共建活动,深度融合党组织政治优势与专委会技术优势,为后续学术交流筑牢了思想根基,注入了强大动力。


篇章二:学术盛宴·大咖云集论道牙周

思想的引领,点燃了学术的火花。6月20日,由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与中山市口腔医院联合承办的2025年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盛大开幕。

本次会议聚焦国际国内牙周诊疗的前沿动态,重点围绕“牙周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趋势,对临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展开深度研讨。来自全省各地的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和民营口腔机构的200余名牙周及相关专业医师齐聚一堂,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

开幕致辞

大会开幕式由中山市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黄容裕主持。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赵川江教授,中山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市口腔医院党总支委员、副院长张同韩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efd498ad74431b03783f360907b65b7c.jpg

▲中山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市口腔医院党总支委员、副院长张同韩教授致辞

张同韩教授代表中山市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及中山市口腔医院,向与会专家、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大会是牙周病学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促进资源共享、深化专业协作,共同提升诊疗水平、推动学科发展。最后,他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cc5aaf3584931e195a9a0753b3c0924c.jpg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赵川江教授致辞

赵川江教授衷心感谢中华口腔医学会、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的悉心指导,以及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山市口腔医院和中山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他期待全体与会者在此次学术交流中碰撞思想、凝聚智慧,共同为广东省牙周病学的发展贡献力量,推动牙周多学科联合治疗模式的创新,促进学术繁荣与学科进步。

专家授课

嘉宾们的精彩致辞结束后,会议正式拉开帷幕。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虚拟仿真教研室主任侯建霞教授的报告《ADM用于根面覆盖:临床效果及并发症预防》,为应对牙龈退缩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她结合典型病例,系统阐述了从病因分析、治疗选择到ADM在根面覆盖术中的应用要点,重点剖析了其适应症、卓越疗效及并发症预防策略,极具临床指导价值。

c02c60e0856bc70df725b27a0ed52be6.jpg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虚拟仿真教研室主任侯建霞教授授课


杭州口腔医院牙周病学首席专家轩东英教授在《修复治疗中的牙周原则:软硬兼顾中的健康与美观》专题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修复治疗的四大核心准则——维护生物学宽度、控制炎症、边缘自洁性设计及牙周组织保存最大化。她强调,恪守这些原则是确保修复体长期功能稳定与美学协调的基石。

77251d29f02f5ce46dfe71c66d94be1d.jpg

▲杭州口腔医院牙周病学首席专家轩东英教授授课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吴桐的《口腔菌,最熟悉的陌生人》,带领听众进入了微观世界。她以宏大的科研视野,揭示了口腔微生物与牙周炎、口腔黏膜病乃至全身肿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分享了该领域最新的科研进展,极大拓展了与会者的认知边界。

4f75bcdbf74aa9338aa5cde5322e5037.jpg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吴桐教授授课


中山市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黄容裕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协同与创新》专题报告中,基于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系统提出了标准化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路径,并创新性地展示了改良牙周手术技术,为复杂错颌畸形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b01a82e141ab85751098d5c97827d851.jpg

▲中山市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黄容裕授课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副主任高雳在《牙周再生手术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时机与疗效》专题报告中,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精准的“治疗决策导航”。她系统阐述了牙周再生手术在“牙周-正畸”“牙周-修复”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中的关键时间节点选择策略,并提出最佳疗效方案。

10bcc328a3faaf7558e54c2b566024c0.jpg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副主任高雳授课


惠州口腔医院副院长朱亚桥则聚焦于《后牙区即刻种植的考虑因素》,将自己在这一高难度技术领域的实战经验倾囊相授,对适应症选择、手术关键技巧等进行了深入讲解,为渴望开展此项技术的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0c53bd59b6c999b58e82549379b1bf3b.jpg

▲惠州口腔医院副院长朱亚桥授课

随着一天紧凑而充实的学术交流结束,2025年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篇章三:国班开讲·技术赋能攀高峰

6月21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山市口腔医院联合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重度牙周炎多学科联合治疗培训班”隆重开班。本次课程聚焦重度牙周炎治疗的难点,特邀国内权威专家演讲团,把握重度牙周炎多学科联合治疗的前沿动态,结合经典文献回顾和大量临床病例,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度解析。


开幕致辞

7b16925599bb2758f87694c9f1cd327b.png

开幕式由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高雳主持。中山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山市口腔医院院长苏葵,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潘亚萍出席会议并致辞。


eeedb99f0e659dc74a2a99a20d4bc0d2.jpg

▲中山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山市口腔医院院长苏葵教授致辞

苏葵教授对莅临会议的专家及全国学员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牙周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石,而重度牙周炎作为口腔临床诊疗的难点问题,其规范诊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提升复杂牙周疾病诊疗水平构建了高水平学术平台,将有效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口腔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贡献专业力量。

58478e5304dccc610045b855616bc637.jpg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潘亚萍教授致辞

潘亚萍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全民口腔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重度牙周炎的规范化诊疗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她表示,本次国家级培训项目汇聚了领域内顶尖专家资源,为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期待通过深入的理论研讨与实践交流,共同探索牙周病诊疗技术创新路径,持续提升我国牙周疾病防治水平,以更专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人民群众的口腔健康。


权威授课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闫福华教授,对《牙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操作规范》进行了系统性权威解读,为这一基础性临床操作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

154e78484bf726ed529f632050245139.jpg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闫福华教授授课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潘亚萍教授,以《重度牙周炎的治疗策略及牙周管理新理念》为题,系统阐述了治疗重度牙周炎的宏观策略,并通过生动病例强调了长期牙周管理的核心价值。

e757c1100fe17aa921e3ee62f227fd6b.jpg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潘亚萍教授授课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徐艳教授线上授课,她讲授了《基于微创理念的牙周美学管理》,将功能修复与美学追求完美融合,开启了牙周治疗的新视界。

d8b21320a20156d34a186f2ade64942d.jpg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徐艳教授线上授课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胡文杰教授,以《以重建功能和改善美观为导向的重度牙周炎治疗设计和实施策略》为题,为复杂的临床病例提供了清晰的治疗设计思路。

f519f6152b6df072385929612f9b1bd5.jpg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胡文杰教授授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牙周病科主任赵蕾教授,讲授了《基于循证证据的重度牙周炎伴发病史的治疗实践》,强调了在复杂全身背景下进行牙周治疗的科学依据与严谨态度。

8816caf8f1d623ba1e335a4a0baeba9e.jpg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牙周病科主任赵蕾教授授课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赵川江教授,带来了《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保留策略》,基于多学科诊疗理念,系统阐述了天然牙保存的临床决策路径。

3987ed1e06d91bb7ccd8ab772c494ec1.jpg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赵川江教授授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牙周病科主任申玉芹教授,分享了《重度牙周炎临床多维度个性化诊疗决策与思考》,深入阐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原则和实施路径。

4bc57381ba1c6ec1a98ae02dd9a87531.jpg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牙周病科主任申玉芹教授授课


本次培训突破传统单向教学模式,构建了多维互动的学术交流平台。专家团队不仅系统传授前沿知识,更通过实时病例研讨深度解析学员提出的临床难题,实现教学相长。学员以高度参与热情投入互动环节,积极分享诊疗困惑,形成浓厚的探究式学习氛围。随着“重度牙周炎多学科联合治疗”专题研讨的深入开展,培训班在思维碰撞与学术共鸣中圆满收官。


结  语

本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成功举办,既是牙周病学前沿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动我国口腔医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汇聚国内顶尖专家智慧,通过前沿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了基层医师能力提升的转化通道,加速了创新诊疗技术的临床普及。

中山市口腔医院作为核心承办单位,充分发挥区域口腔医疗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以专业化、精细化的组织运作打造高水平学术平台,获得业界广泛赞誉。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三大战略布局:

▶ 强化学术平台建设,定期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

▶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复合型口腔医疗人才。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