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修复”两不误!多学科协作,巧用大腿皮瓣重造“新舌”
近日,我院成功完成了一例极具挑战性的舌癌治疗手术,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
从“上火”到舌癌确诊
一位患者在近三年间饱受舌头反复“上火”不适的困扰,自行服用“凉茶”却未能缓解病情。一次机缘巧合下,得知亲友在我院成功治疗舌癌后,患者慕名来到我院口腔黏膜病科。口腔黏膜病科负责人贾丽华医生仔细检查后,在患者右侧舌缘中后1/3处发现了3.0*1.5cm的溃疡面,边界模糊不清,随即安排了右舌肿物切取病理活检术,最终确诊为舌癌,患者也因此被收治入院,转至口腔颌面外科进一步诊治,开启了与病魔抗争的关键一战。
▲右舌肿物切取活检病理结果
▲磁共振提示右侧舌缘中后1/3处可见异常增强影像,深度约14mm
▲患者舌癌原发灶:右侧舌缘可见溃疡状肿物,边界不清晰
多学科会诊 精准定制方案
患者入院后,经完善的术前检查,发现患者不仅有食管癌术后伴食管狭窄,还患有高血压病 2 级、主动脉关闭不全、颅脑腔隙性脑梗死伴双侧侧脑室积水、双肾囊肿以及结肠息肉等多种疾病。面对如此复杂的身体状况,口腔颌面外科许志杰主任迅速组织口腔MDT多学科联合会诊,与牙周科、综合急诊科、麻醉科、护理部等部门共同商讨,进行病历讨论,为患者量身定制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手术成功 团队协作显成效
在我院多个诊疗科室的共同努力与保驾护航下,手术顺利完成。许志杰主任医护团队精心设计腿部皮瓣大小,严谨核对每一个细节,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并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默契的配合,为患者成功实施手术,为其后续的康复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术中设计腿部皮瓣大小
▲术后转移至口内的皮瓣恢复良好
▲医护团队仔细准备、核对
▲许志杰主任医护团队
▲术后许志杰科主任、吴论主任、夏艳护士长护送病人返回病房
舌癌知识科普 防患未然
舌癌作为口腔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和危害性不容小觑。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的口腔癌病例超30万例,其中舌癌占比颇高,接近40%,且术后5 年生存率处于50%~60%的区间。
舌癌的发生往往有迹可循,一些看似平常的口腔症状可能就是其早期的危险信号。比如,口腔溃疡若持续两周以上仍未愈合,或者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疼痛、舌体运动受限、咀嚼吞咽困难以及口腔黏膜颜色异常变化等情况,都需要引起高度警惕,这些都可能是舌癌的潜在表现。
在治疗方面,手术是目前应对舌癌的首选,但手术带来的舌体组织缺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表达、咀嚼和吞咽等基本生理功能,甚至对患者的外貌形象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实施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进行舌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恢复口腔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更能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增强口腔健康意识,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口腔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以便尽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口腔疾病,远离舌癌及其他口腔疾病的威胁,守护自己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