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资讯 >> 医院新闻

首例!我院成功实施胸大肌皮瓣修复口底癌术后大范围缺损

发布时间:2024-12-09 17:44:32 本文来源: 口腔颌面外科

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在面对肿瘤时更加从容,而我们始终在为患者寻求生的希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不懈努力。

近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张同韩、许志杰等专家团队成功完成首例运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口底癌扩大切除术后颌面部大范围组织缺损手术,术中同期修复因手术切除部分下颌骨、舌体、腮腺咬肌区及口底组织缺损,有效降低了颌面部组织缺损对患者语音、外观、伤口愈合等方面的影响。

    

艰辛而漫长的就医历程

一位59岁的男性患者,自诉2年前右下后牙出现自发性疼痛,且反复发作。患者于外院接受消炎治疗后,未予以重视,自行服用消炎药。3个月前,患者自觉右下后牙牙龈红肿疼痛,疼痛放射至右侧头部,影响睡眠。2个月前,患者于外院再次就诊,接受丹参等中药治疗,但胃肠道反应严重,治疗效果不佳,牙龈疼痛并未明显好转,且疼痛放射至耳部,严重影响进食和睡眠。

1个月前,患者前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在采集相关病史并进行检查后,于局麻下接受右下牙龈肿物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右下牙龈肿物——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建议患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与同意。

ef00c98f3f82e0fc9359f7ecf37db7dd.jpg

▲右下牙龈肿物活检病理结果


全面检查  明确病情


患者入院后,我院张同韩、许志杰专家团队接诊并对其进行检查。检查发现,患者右下后牙牙龈处可见一约3cm×2cm大小的外生型肿物,其前界至45牙远中,后界至翼下颌韧带,向舌侧膨隆约0.5cm,侵及口底,向外侵犯前庭沟。肿物边界不清,颜色红白交错,45牙近中覆盖有黄白色假膜,远中可见鲜红色肉芽样组织,质地脆,触之易出血,触诊疼痛明显,且无法推动。右侧颌下可扪及一1cm×1cm的肿大淋巴结,质地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

929a99be7257f1d9287b3289420f43d2.jpg

▲患者口腔癌变原发灶

增强MR诊断意见提示:1.右下颌后牙龈区病变,符合牙龈癌表现,相应牙槽骨质有吸收/破坏情况,请结合临床及病理检查。2. 右侧颈IB区有数枚小/稍肿大淋巴结,强化稍欠均匀,考虑有转移瘤的可能性,请结合临床;其余双侧颈部I、II区有多枚小/临界稍大淋巴结,建议随诊复查。



口腔颌面外科张同韩主任医师表示:

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及影像检查,患者目前病史较长,原发灶破坏范围较大,侵及下颌骨甚至是口底区,通常右颌下区淋巴结考虑转移瘤,对侧淋巴结未见不均匀强化,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小,主要诊断为牙龈恶性肿瘤(右下,中分化鳞癌,cT4aN1Mx),45牙远中牙龈可见一约3cm*2cm大小外生型肿物,前界至45牙远中,后界至翼下颌韧带,向舌侧膨隆约0.5cm,向外侵犯前庭沟,肿物边界不清,术中需在病损周围外2cm正常范围内切除牙龈病损,由于切口范围大,切除组织多,需注意术中止血及保护下颌骨,避免出现骨折,必要时使用钛板固定右下颌骨。

同时,考虑手术切除范围大,可能会造成口内大范围缺损,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需同期行右下后牙区软组织缺损功能修复,拟行右侧胸大肌皮瓣向上旋转转移至口内修复术后口腔软组织缺损。

e03fef374e63cf83b5f9cf3883bc5b3.png


多团队协作 顺利完成手术

在我院张同韩、许志杰专家团队以及麻醉团队、手术室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部分下颌骨、舌体、腮腺咬肌区、口底组织切除术+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在住院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患者术后12天伤口恢复良好,精神状态较好,语音及吞咽功能恢复。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并对我院医务人员表示肯定与感谢。

3ab02ac48afe9091e1d375afd0c1c68.png


口腔颌面外科主任许志杰提醒:

口腔癌是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发病率较高。以下为典型症状,需引起警惕:

1.口腔溃疡:溃疡是口腔癌的常见表现形式,需注意区分癌性溃疡与普通溃疡。一般来说,经久不愈(如超过两周仍无好转和愈合迹象)的溃疡都应引起高度警惕,最好及时就医检查。

2.口腔内不明原因的肿块或硬块:若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或硬块,如颌骨、颊部等部位的肿块或呈菜花样的肿块,应提高警惕。

3.口腔内出现不能擦除的白斑或红斑:口腔白斑和红斑属于癌前病变,在口腔白斑患者中,约有3%~5%可发生癌变。在口腔白斑中,上皮异常增生是癌前病变性白斑的指征,一般来说,其程度越严重,发生恶变的可能性越高。

4.口腔中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或功能性受限:如张口受限,咀嚼食物或吞咽食物困难,又或者口腔任何部位失去知觉、感觉麻木等情况,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变。


目前,口腔癌的治疗手段一般是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医学技术的发展带来新希望,但始终离不开人的力量,患者的期盼与坚持,医者的创新与突破,都是我们对抗、战胜肿瘤路上强大的能源供给。当然,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始终是防癌抗癌的重要原则,正如许志杰主任所说:“比起我拥有完成高难度手术的技术,我更希望你能早点预防、发现和治疗肿瘤。”




口腔颌面外科团队介绍

957f1428c005c5114b5eccbc9aace100.png

中山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经几代口腔医学专家的不懈努力,已成为广东省实力最强的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之一,特别是在口腔颅颌面—头颈肿瘤的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等方面处于省内先进行列。

目前全科医护技人员22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硕士生导师2名,设有口腔颌面部肿瘤、正颌外科、口腔颌面部创伤、感染等亚专科。口腔颌面外科门诊设有10张牙科综合治疗台,病房开放床位30张,医疗业务量及医疗水平处于广东省先进地位。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